特普生物
行业聚焦
特普植保|百香果病毒病
2025-08-15

预防为主 综合防控

百香果作为全球备受青睐的特色水果,凭借丰富的营养与独特风味成为重要经济作物,产业规模持续扩大。然而,病毒病的广泛发生导致植株生长迟缓、叶片皱缩、果实畸形开裂,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。在全球主产区,病毒病已成为影响百香果稳产丰产的首要障碍。本文将聚焦该问题展开解析,分享防控经验。

 

百香果常见病毒病类型

目前已鉴定的百香果病毒超20种,以下是常见的三种病毒病类型:

1、木质化病毒

叶片:深绿与浅绿相间的斑驳花叶,伴随轻微皱缩。

果实:果皮增厚硬化(木质化),表面凹凸不平、畸形,果肉少而干瘪,失去食用价值。

植株:病株生长迟缓,节间缩短。

微信图片_2025-08-14_144038_611.jpg

木质化病毒病


2、花叶病毒

叶片:皱缩反卷、失绿黄化,无法进行光合作用,落花落果。

果实:果皮木质化、畸形,常伴随环斑或坏死条纹。

微信图片_2025-08-14_144036_236.jpg

花叶病毒病


3、斑驳纹病毒

叶片和果实出现斑纹,影响鲜果售卖。

图片1.png11.png

斑驳纹病毒


传播网络

1、种苗带毒传播

无性繁殖导致病毒在种苗中长期累积,带毒种苗成为田间初始感染源,扦插苗若母株带毒,后代感染率极高。

2、昆虫媒介传播

蚜虫、粉虱、蓟马等刺吸式害虫是主要传播者。蚜虫在病株吸食短时间即可获毒,转移至健康植株后迅速完成传毒。

3、农事操作传播

修剪工具消毒不彻底时,病毒可通过汁液接触感染健康植株。

 

科学防控双轨策略

病毒病防控需遵循 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控” 原则,结合病毒病传播特征构建农业与药剂协同防控体系。

 

农业防控

一、源头管控

1、选用抗病品种:优先选择对主要病毒表现抗性的品种,降低感染风险。

2、选用健康种苗:从正规种苗公司购买脱毒组培苗,不提倡自行采集枝条进行扦插或嫁接。

 

二、田间管理

1、及时清除病株:发现后尽快整株连根挖除,装入塑料袋密封,移出园区集中焚烧或深埋,严禁随意丢弃。

2、工具消毒:修剪工具每次使用前后,用10%漂白水溶液或75%酒精浸泡/彻底擦拭工具,避免交叉感染。

 

三、阻断传播媒介

1、悬挂粘虫板,定期检查蚜虫、粉虱、蓟马发生情况。

2、育苗期、设施栽培可采用防虫网(40-60目)。

 

药剂防控

虫害防控

1、蚜虫防控:在蚜虫爆发初期,选用噻虫嗪、吡虫啉等药剂喷施,切断虫媒传播路径。

2、粉虱防治:选用螺虫乙酯、噻虫嗪等药剂,重点喷施叶背,降低粉虱种群数量。

3、螨类防治:使用联苯肼酯、螺螨酯等药剂,控制螨类传播病毒风险。

 

病毒病防控

苗期开始使用,太抗®300+福盾®300倍,壮苗、防病。

图片1.png耳棍【.jpgwr.png

特普处理区,叶片浓绿,苗子健壮,长势旺        对照处理

 

预防:地上,选择植物诱抗剂太抗®300倍+禾特康®500倍,叶面喷雾。地下,禾特康®2.5L+福盾®1kg/亩,灌根。

微信图片_2025-08-14_144012_371.jpgt65yh1p.png

从移栽后开始使用太抗几丁®300倍,间隔15天,

定时使用,植株健壮,新芽健康,无病毒病发生,果实表皮光亮;


发生病毒病后:使用太抗®150倍+禾特康®300倍,连续2-3次,每次间隔3-5天。

图片1.png22(1).jpgrhy(1).jpg

4.21,植株开始出现病毒病  

4.25,使用特普方案后倍,病叶及新稍开始逐渐恢复正常


image.png

6.13日,植株不发生病毒病,间隔10-15天

 

关于百香果病毒病的防控,您有哪些实用经验或疑问?欢迎扫码关注特普生物农业服务号,我们一起交流探讨。




  END

特普生物致力于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解决方案,从源头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,始终秉持“植物健康我健康”的使命,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欢迎致电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-836-1866垂询!


更多资讯请关注服务号“特普生物农业”


特普二维码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