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普生物
行业聚焦
警惕!你的地里积累了多少“病原炸弹”!
2025-09-11

微生物打赢土壤健康保卫战

在农业生产中,土传病害是威胁作物健康、制约产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尤其是随着集约化、规模化种植模式的推广,连作地块的土传病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逐年上升。所以你知道,自家土地里已经埋下多少“病原炸弹”了

微信图片_20250911105112_147_102.jpg

黑茎病爆发,导致烟草成片萎蔫死亡


土传病害发病因素

土传病害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,像一场 病害接力赛多个环节共同促成了最终的爆发

1.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

土壤酸化、板结,透气性变差,这种对有益微生物不利的环境,是病原菌 舒适区”。


2. 土壤微生态失衡

健康土壤中,细菌、真菌、放线菌等微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拮抗、竞争和共生关系。一旦因连作、化肥化药滥用等因素导致微生物多样性下降,病原菌便易成为优势种群。


3. 根系分泌物与自毒物质积累

许多作物(如黄瓜、甜瓜、烟草的根系会分泌酚酸类、醛类等化感物质,长期累积抑制作物自身生长并提高发病率、增强危害程度


4. 病原积累

作物残体在土壤中分解不彻底,为病菌提供了充足的“粮草”。

 


这些问题在“连作”的加持下,使得土传病害的发生像是被按了加速键”。

 

病原菌在土壤里能“潜伏”多久

要想打赢这场土壤保卫战,得先摸清敌人的底细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能力远超想象,一般都有着超长“待机时间”:

演示文稿1_01(1).jpg

常见的病原菌存活时间


这些病原菌就像是土壤的“记忆”,一旦留下就很难抹去。连作就像是在给土壤不断地“加强记忆”,病原菌越聚越多,最后集中爆发。

 

但在农业实践中,连作是难以避免的种植模式,种植户朋友们又该如何打破土传病害“魔咒”答案就藏在小小的生防菌



生防菌的综合作用机制

生防菌通过多重机制实现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

病原菌抑制:生防菌通过营养竞争、空间占位和分泌抗菌物质等机制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。如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可有效抑制镰刀菌菌丝生长。


土壤微生态改良:生防菌能够提高微生物多样性重塑土壤微生态平衡;促进团粒结构形成,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,打破连作障碍的恶性循环。同时,促进土壤中其它有益菌和中性菌生长,从而“共同御敌”。


作物促长生防菌可分泌生长激素促进根系发育,增强养分吸收能力同时诱导植物系统抗性,提高作物对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整体抵抗力,最终实现增产提质的目标。

 

 

科学防控,让土地焕发新生

面对土传病害,单一防治措施往往事倍功半。建议采用 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控的策略:

1合理轮作配合深耕晒垡,减少病原菌基数;

2在作物定植前施用微生物菌剂,构建土壤防疫屏障

3生长期辅以叶面喷施,增强植株抗性

4、结合分子育种与田间抗性评价,选择适宜品种。

 

土传病害的治理,不只是治病,更是“治土、治生态”的系统工程。只有从土壤微生态出发,协调作物微生物—土壤三者关系,才能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
 



  END

特普生物致力于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解决方案,从源头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,始终秉持“植物健康我健康”的使命,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欢迎致电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-836-1866垂询!


更多资讯请关注服务号“特普生物农业”


特普二维码.png